浅谈“双碳”战略与木结构建筑

关于“双碳”的话题,是近几年木工行业甚至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达成“双碳”目标有利于引导绿色创新,加快降低碳排放的步伐,为现代木结构建筑市场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Sandy Sun

“双碳”一词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达成“双碳”目标指的是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具体而言,首先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中国已经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

其次,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这是节能减排的一个术语。也就是说,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不再增加。

达成“双碳”目标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它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碳排放的降低,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中国产业和经济在世界的竞争力。

事实上,木工行业与“双碳”战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木工行业作为绿色低碳的产业,能够加快“双碳”目标的实现。它鼓励市场"偏爱"木材,提升木材的使用率,打造更多绿色低碳环保家具。而在要求木工行业努力达成“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又带动了木材加工企业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加快研发绿色创新技术,从多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比较关键的是,“双碳”战略让木结构建筑回归大众视野,其众多优势被重新发现。

 

木结构建筑如何助力“双碳”?

木结构建筑是一种用木材构成承重构件的建筑物。它是单纯由木材或主要由木材承受荷载的结构,通过各种金属连接件或榫卯手段进行连接和固定再搭建而成的。因此,木结构建筑拥有着木材的多种特性,包括体积密度小、导热系数小、加工方便、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以及融汇自然元素等。当然,木材最大的优势在于固碳能力,这是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树木生长得越快,吸收的二氧化碳将越多。而在这生长过程中,树木所吸收到的二氧化碳会在整个生命周期里将其保存在内,即使木材后续被加工成木制品、家具、或建筑物等其他用途,二氧化碳依然能够被储存在木材体内。

显而易见,木材是能够有效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推广木结构建筑,带动木材使用量的增加,有利于尽快达成“双碳”目标。此外,相比最常见的建筑类型混凝土建筑,木结构建筑的建设周期比较短,通常搭建从开始到结束只需2个月左右的时间;其抗震性有先天优势,因为木结构建筑一般只有两层至四层;而且木结构建筑的基础材料木材,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能够通过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净化空气,为人们打造健康、舒适、贴近自然的生活环境。

然而,即使木结构建筑拥有诸多优点,其使用范围依然不如混凝土建筑,这主要原因在于木材资源的匮乏。由于气候异常和新冠疫情等方面的因素,伐木工人的采伐工作受到限制,木材砍伐量逐渐不足。再加上前几年由市场经济控制的林业滥砍滥伐现象非常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被逐步停止,木材资源短缺的态势可谓日趋严峻了。而混凝土是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再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这些材料常见且来源充足,但在生产混凝土的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污染,而且在建造混凝土建筑时,还需要运输、填埋大量的建筑固废。因此,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木结构建筑相比混凝土建筑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这种低碳减排的建筑类型符合“双碳”要求,顺应时代潮流。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扩大木结构建筑的应用范围,让木材成为建筑和家装领域的主要原材料,同时又可以确保木材的来源充足?接下来业内人士就需要密切关注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对森林进行可持续管理,并且采取合理的措施规划兼顾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保障木材的供应,这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

 

“双碳”战略下木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落实“双碳”战略,对于环境、气候以及木工行业而言都是有益的。首先,在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推广木材的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认识到木材的优势,愿意选择木材作为建筑原料,购买以木材制成的家具。所以市场对木材的需求有望扩大,木材贸易市场会更加活跃。

而随着木材需求量的提升,对森林进行可持续管理,持续优化森林资源,研发测试更多创新的、多用途的森林管理方法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树木健康生长,林木的增长量可以保持相对稳定,满足市场对木材不断增长的需求。当然,只依靠天然林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获取更多木材资源过度砍伐森林不仅不利于环保,还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因此,开发更多技术培植人工林,通过人为的方式选择和培育树木,能够有效缓解天然林资源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循环再利用废旧木材,将其加工成多功能复合木方,之后应用于装饰用的木格栅、木质物流托盘等方面,成为实木产品的替代品,也将有助于减少自然森林的采伐,提升木材的利用率,增加木材的功能性。而如何采取有效的技术和措施去落实这些解决方案,缓解扩大木材应用与木材供应紧张之间的矛盾,最终达成“双碳”战略要求,上文已经提到,这是今后木材加工企业及森林企业需要关注且做出努力的方向。

实际上,“双碳”战略一直在加快带动整个木工行业的绿色转型。它将循环经济、绿色管理、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生态平衡等概念渗透到行业中,鼓励木材加工企业及家具制造厂摒弃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进而转向产能增长与避免资源浪费、排放减少与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绿色发展方式。在这过程中,木工企业正不断地努力加强创新、优化能源结构、进一步改造清洁生产技术、推进减排技术的研发、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开发并引入绿色先进生产设备,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双碳”战略既为整个木工行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也为木材及木结构建筑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亚洲木工业杂志(FDM China)是中国木工专业人士的首选刊物,本刊为包括工艺技术、家具设计与制造、板材制造、原材料处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广受关注的产业话题提供了最新资讯和专业见解。

FDM China在大中华地区发行纸质和电子版。同时,我刊也推出了一套综合性的网络营销方案,旨在满足客户日益提升的业务需求,并且帮助深化您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