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木材的运输采伐严重干扰了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乱砍滥伐现象,在当今木材资源非常稀缺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和企业若能采取措施抵制非法木材的砍伐和运输,可以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非法采伐和运输木材的现状
现阶段即使国家政府已经严厉打击非法木材的交易,但走私木材的问题仍然存在。 例如在缅甸,不仅是警方,村民也能抓捕到运输非法木材的人员。
据悉,今年6月30日晚,缅甸马圭省一群民众通过获取的信息将一辆运送非法木材的车辆抓获,车上查获的木材价格昂贵。在缅甸马圭省勃扣固县棉镇区,当地民众合力成功抓捕一辆运送非法木材的车辆,并将其移交给林业管理局与警局。其中 一位参与到抓捕过程的棉镇人哥敏奈说道:“以前人们也会提供线索,但是将线索提供给警局之后,也不见他们会采取实际行动前来抓捕,所以我们老百姓才会自己守候抓捕走私木材的车辆”。
另一方面,一些调查报告指出,香港是印度尼西亚(2004年)、泰国(2010年)和莫桑比克(2013年)、老挝(2014年)、柬埔寨(2015年)和马达加斯加(2017年)的非法木材运输的重要运输点。 检获的1200吨热带硬木被扣押在安全地点的50个货柜内,证明香港有严重的木材贩运问题。今年到目前为止,海关已经截获了四大批价值很高的红木以及一大批檀香木。更严重的是,由于全球各地的热带森林都被砍伐,以满足中国内地数十亿美元的家具行业的需求,非法木材的运输储备规模还在扩大。
非法运输木材的危害
非法运输的木材大多数来源于乱砍滥伐,对森林、生态和社会与经济都造成了程度不小的危害,也使木材交易市场混乱,呈现出无序竞争的状态。
早在9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江西省木材检查站内共查处到50多万立方米的违章木材,造成立木蓄积的大量损失,数值将近100万立方米,且破坏的森林面积也达到6.7万公顷。由于林木长期没有得到恢复和改善,必然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水土流失也愈加严重。
直到现在,部分国家为了保护天然林,颁布了限伐令,但是对木材的需求量并没有减少,供需不平衡的矛盾继续激发了木材非法交易问题。
非法木材贩运对社会造成的挑战
根据热带雨林联盟亚太总部的资料显示,在一些国家里,非法采伐木材占整个木材生产、进出口贸易的30-75%;非法采伐的木材数量甚至可能超过了合法采伐量;非法采伐木材对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破坏性的作用;非法采伐木材导致了资源获取的不公平,损害了林区土著人民的生计,因此对社会的破坏作用显而易见;而在发展中国家里,非法采伐每年造成的财产损失和收益超过100亿美元。
目前,制止非法采伐活动存在着一个主要障碍:贩卖濒危物种不属于有组织和严重罪行条例。海关和渔护署没有把案件交给警方处理,而是交给了海关和渔农自然护理署(AFCD)。AFCD的调查权力和资源比较有限,打击的往往是负责这类贸易的跨国集团。
其次,尽管最近政府加强了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非法贩运行为的惩罚,但似乎没有起到什么威慑作用。如何处理没收的货物也是一大问题。
虽然濒危物种咨询委员会(ESAC)在2017年12月讨论了四种方案,原则上由CITES秘书处提供建议——将木材归还原产地;进行拍卖为CITES的保护工作筹集资金;用于非商业目的;或销毁。但 每一种方案都面临着挑战。
抑制非法木材交易的解决方案
为了避免非法木材的危害性不断扩散,必须采用一些方法来制止这个问题。从宏观上来看,一般的解决方法分为以下几种:(1)加强完善采伐和运输管理制度,做好源头保护工作。所谓的木材源头就是指森林,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强化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等流程工作,严格管理其中每一个步骤,一旦发现采伐的范围和数量超标,应及时处理。(2)加强林区木材发运的验货工作,林业工作站的工作者必须实地监督木材装运的全过程,实时跟踪管理,杜绝有超装的情况发生。(3)国家需完善木材运输采伐相关的执法体系,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发布法律条文强行规范木材检查站的工作职责。
除此之外,如果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无论是大规模的木材贸易商还是私人的个体户,这些每天涉及木材交易的从业人员,才是有能力控制非法木材流通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准确地辨别哪些木材的来源是合法的,成为一大难点。
木材合法来源的认定
针对这一方面,热带雨林联盟亚太总部提供了相关定义,以供需要的从业人员参考:
(1)合法采伐权利(来源)指森林经营单位中林权拥有者已经政府授权进行采伐;计划批准的采伐;经有正当手续批准的、或具有特许权或类似文件的;以上这些权利都是根据具有司法权机构颁布的法律法规授予的。合法采伐下来的木材应当全面遵守以下条项:森林经营单位按照合法权利在其林地采伐下来的木材;遵守所有国家和地方有关森林资源的经营和采伐的法律所采伐的木材。
(2)合法贸易的木材必须全面遵守以下条项:木材或林产品,其进出口遵守出口国有关木材及木制品的法律,它们包括:支付任何出口税、关税或罚款;
(3)木材合法来源标准需遵循以下4个基本原则:
首先是合法采伐的权利:将对森林经营单位的合法状况进行清晰界定并清楚描述它的权限。企业必须证明它是通过合法手续取得了经营的合法权利,采伐木材是在被确定为合法的森林经营单位里进行的。
其次是采伐规划的审批:对基本的和基础的规划要求,企业将接受必要的审批,这些对森林经营的规划要求是通过立法而认为是必要的,因此必须遵守对生产的限制,其采伐限额必须在允许的采伐权限以内。
接着是关于税费的支付:企业必须按时交付所有的应交税费/或采伐特许权费,采伐特许权费是指为了保持采伐权和为允许的采伐材积所交付的费用。
最后是木材的可追溯性:对林产品产业链监管中实行文件控制是一个基本要求,以保证区别出经认证产品和非认证产品。
国家颁布有关法案
不仅是木材贸易商需注意辨别非法木材来源,避免扩大非法木材的流动,国家颁布的法律条文对此问题更有制约性。
例如2017年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 )全球林产品市场信息(MIS)的报告曾指出,日本《促进合法采伐木材流通与利用法实施法案》已于2017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为了进一步推动合法采伐木材及木材产品的使用和销售。
这项《合法木材法案》也提出了3种方法可以证明木材的合法性:一是开展联合认定,这是《绿色采购法》所推选的方法;二是通过森林认证;三是企业自行开展尽职调查,进行自我证明。也可采用日本各地推行的地方木材认证体系证明木材的合法性。
此外,森林认证也被视为一种认定方法。对于进口木材,有必要证实木材产品是否符合来源国的法案,是否通过了来源国的合法性认证。如果木材产品不能被证实为合法产品,就必须与合法产品进行分区。森林认证程序会对原木的运输、加工、流通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链进行认证,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能够保证公正性和透明性。
据悉,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要求对美国硬木是否来自于合法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进行独立的认证,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在其官网上发表了《合法采伐和可持续评估》以回应这种要求。通过独立咨询人员的撰写与具备同等资格的人员审核,这项研究论文证实了美国阔叶木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性与合法性。
结论
导致非法木材的运输和采伐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商业利益。随着全球各地房地产事业的突飞猛进,住房需求的提升,装修的更新换代,消费者对木材的需求只增不减,但是林木生长缓慢,资源越来越有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部分企业或个人为了维持生计,或谋取更大利益,会使用非法木材来应对客户需求。
这种做法只能短暂地缓解运营压力,反而会严重破坏林木的生态平衡,恶意加重乱砍滥伐现象,致使有限的林木资源被消耗殆尽,阻碍整个木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针对香港非法木材发贩运储存严重的问题, 首选的应对方案是“非商业性使用”,比如将木材用于公共工程、历史建筑修复或教育和文化的目的。通过淡化木材贸易带来的庞大的商业利益,加上强化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定能有效防止非法木材贸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