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家具制造商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可持续竞争优势(SCA)的研究方法说明了马来西亚家具制造商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思路。——RosmainiTasmin 和AliyuAlhaji Abu Bakr, 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 JosuTakala 和 DarynaShylina,芬兰瓦萨大学, Izabela Nizialekm Warsaw,生命科学大学, 以及 MS CheRusuli, 马来西亚吉兰丹大学

如今,随着商业环境的动荡使得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因此,可持续竞争优势(SCA)的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即建立任何商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SCA)而不是临时的业务优势。

SCA研究过程中的方法之一是资源基础理论(简称RBV)。在RBV的概念中,企业甚至行业之间的差异都来源于他们资源的不同。我们使用了几种方式将SCA研究方法应用于业务包括:了解和响应、关键因素指数(CFI)以及制造业的经营策略。

关键因素指数(CFI) 在2007年被引入,这种方法指出了哪些业务流程的因素主要是以企业员工、消费者和业务伙伴的期望与体验为基础,从而为决策者提供了有效的建议。

 

SCA的风险级别

由于SCA是对经营战略风险级别的度量,因此我们使用了三种指标:MAPE(平均绝对百分误差)、RMSE(均方根误差)和MAD(平均绝对误差)来评估经营战略的风险级别,从而了解其可持续竞争优势。

以下结果是根据40份问卷中15种答复得出的。调查的回收率不高于40%,否则可能识别出很大的差异。为了确定关键和平衡的业务领域,使用了“红绿灯”的概念。这个概念包括三个指标:红(代表着该领域十分重要,出现的问题比较严重,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资源),绿色(代表着稳定且资源分配良好的领域),黄色(该领域分散且混乱;受访者在这方面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观点)。

 

家具制造企业A的情况

结果证实,测量了21个参数后发现期望值(理想)高于经验值(现实)。企业A的知识和管理技能、组织系统以及信息系统的期望值是最高的。

利用公式计算关键因素指数(CFI),企业的因素如1.1知识和管理技能,1.2企业的培训和发展,3.1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体制,4.3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对于企业A来说是最重要的。

相反,该企业的 BCFI(平衡关键因素指数)显示,因素1.2企业的培训和发展,2.2无盈利的时间减少,3.4不同类型的组织系统的使用被视为企业最重要的因素。

此外,据观察,我们可以对因素1.1知识和技术管理、1.3研究和开发的创新性程度以及3.1企业的领导与管理系统的极限偏差进行监测。因此,因素1.1知识和技术管理、1.2企业培训和开发、3.1企业领导与管理系统和4.3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可用性被视为最重要的因素,而使用BCFI发现因素1.3的研究和开发的创新性程度是最重要的。

特别是因素1.1知识和技术管理、3.1企业领导与管理系统显示了CFI方程的漏洞。企业的期望值很高,但经验值也略有上升。

首先,这意味着在一般的组织机构中,员工都期望着更好的工作环境包括知识和技术管理、组织系统和信息系统这几个方面。其次,他们对组织过程和工作流程有着更高的期望,例如企业A希望改善交付客户需要花费的时间以及库存的控制和优化。

相反,他们对企业研究和开发的创新程度的期望值略微偏低。因此,建议企业A分配更多的资源为客户建立明确的分销渠道。

首先,企业A可以说它的过去情况比较稳定,例如知识和技术管理、组织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是平衡的。然而,企业现在唯一担心的问题是领导和管理体制。

此外,用"黄色"标明了意见分散的领域,它用于显示管理人员回应调查问卷时对于哪些特定的业务持不同意见,例如准时地交付给客户、控制和优化各种类型的库存、适应需求以及未交付订单的变化、数据与信息的管理守则和安全性。

而相反,NSCFI对未来情况的研究表明,企业A在知识和技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上比较平衡稳定。但是在不久的将来,有些领域(用红色标明)对于企业的生存而言非常重要。研究与开发的创新性程度、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在每个运营环节上良好地分配责任和业务,这些对于企业A的管理而言十分重要,需要他们在这些方面提高注意力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这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企业的发展情况很关键,其中会出现大量员工意见分散的领域(黄色标明),例如工作的程序与流程(无盈利的时间减少;准时交付客户;控制与优化各种库存;顺应需求和未交付订单的变化)。

 

家具制造企业B的情况

虽然通过过去使用BCFI测量1.1的知识和技术管理、2.1快速完成订单和工作流程、2.2减少无盈利时间、2.3准时交付客户,2.4控制和优化库存以及2.5顺应需求和未交付订单的变化这些因素后发现,其数值相比其他因素的数值更高。使用BCFI产生的数值单独分析了企业的未来和过去发展情况。

通过比较经验值和对未来的期望值,可以推断出企业的很多因素之间都存在着差距和不确定性。据观察,3.2产品、流程与运营的质量控制、3.3每个运营环节上良好地分配责任和业务和3.4不同类型的组织系统的使用,这些因素是企业B未来发展时需要关注的焦点。

因素1.1企业培训和发展、2.1快速完成订单和工作流程、2.2无盈利时间的减少、2.3准时交付客户、2.4控制和优化的各种库存、2.5顺应需求和未交付订单的变化等因素的峰值显示,这些特定的因素不是很重要。因此,发展的优先度和需求量偏低。这些因素的性质表明,只要有一个因素得到发展,与之相关的因素也会得到提升。

所以我们得到了必然的结果:根据过去BCFI得到的数值显示,1.1知识和技术管理、1.3研究和开发的创新性程度、3.1数据与信息的管理守则和安全性这几个因素并不是很重要,又或者受访者对它们的意见不一,这也说明了在不久的将来企业B这些因素从大体上看会变得很模棱两可。

结果表明,过去企业B在知识和技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这两个方面上相对稳定,而工作的程序和流程以及组织系统不太平衡且非常重要。从本质上看,企业主要需要关心的问题就是工作的程序和流程以及部分组织系统的相关因素。因此,建议该企业大幅度改善工作的程序和流程,其他领域仍然可以保持不变以及略作调整。

 

家具制造企业C的情况

根据企业C的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受访者的期望值都很高,企业的成功与他们的期望值几乎等同,甚至期望值超过了企业的成功程度。调查问卷的总体情况是,受访者的回馈十分相似。

当我们把研究结果相互比较时发现,所有的受访者和组织给出的答案几乎是相同的。因素1.1知识和技术管理、1.3研究和开发的创新性程度、4.5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可用性与功能性这些因素的BCFI数值相比其他问题因素得到的数值明显更高。此外,以下这些因素的经验值比期望值更高:企业的领导与管理系统;产品、流程和运营的质量控制;在每个运营环节上良好地分配责任和业务。

这意味着答复者不希望知识和技术管理、工作的程序和流程以及信息系统领域发生任何重大变化。然而,在不久的将来,企业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不同部门和阶层之间的交流、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和功能性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企业C所关注的另一个关键领域是公司的运营战略。在大多数组织机构中,运营战略通常都有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并分为三种类型:探索型、分析型和防御型。

根据企业C的受访者表示,企业过去的整体形象偏向于分析型,同时其运营战略在未来将更加趋向于分析型。深入分析后发现,企业C的运营战略与企业A几乎是相同的,其运营战略显示,过去企业在一定的市场领域中生产两种类型的产品,其中一种产品的管理相对稳定,而另一种管理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举个例子,企业C的运营模式其实很常规且高效,他们在稳定的领域中使用常规正式的工作结构与业务流程,而在波动性比较大的领域中,高层管理人员密切观察竞争对手的全新理念,之后再迅速采用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方案。

这意味着企业过去因为倾向于权衡成本、质量和时间,因此,他们两种类型的产品市场领域相对比较稳定,在未来也是如此。

 

家具企业D的情况

结果证实,测量了21个参数后发现期望值(理想)高于经验值(现实)。企业D的知识和管理技能、组织系统以及信息系统的期望值是最高的。

因素3.2产品、流程和运营的控制、3.3在每个运营环节中良好地分配责任和业务、3.4使用不同类型的组织系统这些因素对于企业D而言是最为重要的。相反,BCFI显示了因素3.4关于不同类型的组织系统的使用对于企业而言是最为关键的。

此外,通过比较CFI和BCFI这两个结果后我们可以监测到因素1.1知识和管理系统、1.3研究和开发的创新性程度的极限偏差。因此,3.2产品、流程和运营的控制、3.3在每个运营环节中良好地分配责任和业务、以及3.4使用不同类型的组织系统这些因素正是企业当下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使用BCFI后发现只有1.1知识和管理系统以及1.3研究和开发的创新性程度这两个因素被视为重要的。

特别是因素1.1知识和技术管理、1.3研究和开发的创新性程度以及3.2产品、流程和运营的控制揭示了CFI方程的漏洞。

尽管如此,该企业的期望值和经验值都相对较高。但是在大多数组织机构中,员工都期望着更好的工作环境包括知识和技术管理、组织系统和信息系统这几个方面。

相反,他们对产品、流程和运营的控制、交付客户需要花费的时间、不同类型的组织系统的使用如项目、团队以及工作的具体过程不抱有大多的期望。

因此,建议企业D在管理过程中分配更多的资源为他们自己的客户建立明确的分销渠道。从大体上看企业D过去相对来说发展的环境比较稳定。与此同时,从长期来看企业的过去和未来发展因素会引发各种混合反应。

例如,有些因素像企业员工的培训和发展、研究和开发的创新性程度、不同部门和阶层之间的交流、无盈利时间的减少、不同类型的组织系统的使用、信息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流程、以及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可视化、信息的质量和稳定性、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和功能性,随着“黄色”标记的出现,员工对这些领域的意见出现分歧,如果能够提高这些因素,将可以提升今后的工作环境。

因此,由于员工对这些因素(适应知识和技术,减少无盈利时间,准时交付客户,控制和优化各种库存,顺应需求和未交付订单的变化,控制产品、流程、运营的质量,数据与信息的管理守则和安全性)产生分歧的速度变快,企业D在管理过程中应做出严肃准确的决定,这样才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挽救企业的发展状态,否则未来的发展情况将会变化,需要高度关注的领域也会出现。

 

马来西亚家具产业的发展情况

一般来说,像马来西亚这样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其制造业更加注重生产(以市场和出口为基础),而不是关注于研究、创新和培训。马来西亚家具业正在把更多的注意力和时间放在满足客户订单、顺利地交付客户、赢得销售和利润等方面。

生产和交付方面的补充措施,如加强知识和技术、精简组织流程和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这几个方面似乎不受到重视。这意味着该国对企业的研究和开发关注较少,同时他们还需要应付很大的市场与客户。此外,可以肯定马来西亚制造企业以加大生产的数量为基础,而不是致力于整合新的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

一些人认为马来西亚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用来形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成长到一定阶段后的特别困境)。也就是说该国在中等收入水平下发展地比较平稳,而且能够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以达到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在低收入的水平下,利用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用于发展技术含量较低的制造业再出口产品,可以有助于加快国家从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过渡。然而,如果想要进一步向前发展,成为高收入水平的国家将更具有挑战性。

因此,马来西亚家具企业必须高瞻远瞩,展望未来。他们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提升研究和创新性程度,改善领导和管理体制,明确分配职业与任务。制造企业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创新和设计水平,例如探索潜在的人造板产品,作为全新的竞争优势。

这为新产品融入现有的业务运营开辟了全新的渠道,能够带来良好的销售额与利润。很明显,现在需要马上有效地改善领导与管理体制。

可以通过组织结构调整、精简机构、以及执行环境友好型制造系统如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来实现领导与管理体制的改善。马来西亚大多数家具企业已经获得了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为了适应未来家具产业的发展方向,马来西亚的家具企业需要为产品工艺、工作流程、在制品(WIP)(完成部分生产程序)和库存控制等因素的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制造出更多可视化以及可用的信息系统。在管理方面可以考虑执行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这也许是让企业未来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

总的来说,马来西亚家具行业需要大幅度提升研究与开发的创新性程度。通过引入更多自动化、数字处理技术、高科技设备以及软件解决方案来实现这个目标。应用更多先进的设备能够减少工作流程中无盈利的时间,同时淘汰技术含量较低的人力。

此外,从发展战略性制造业的观点出发,建议不要让家具企业内部等级保持森严,而是应该更加精简化,同时扩大信息系统,从而扩大信息获取渠道,实现信息可视化。芬兰的家居企业在越来越多的全球贸易中仍保留了地方特色,例如产品的设计等。许多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改善家庭和办公环境出口完整的装饰设计作品。

随着芬兰制造业中机器人的数量增加,材料的研发成果、最新技术如3D扫描和3D打印以及自动化技术将被应用,甚至利用云制造可以实现企业的全球化运营。与此同时,在环境、经济和策略等方面采取更加可持续的经营战略正受到全世界的极大关注。

发展制造业的策略就是要充分优化全球资源,所以芬兰可以向马来西亚出口家具行业的先进技术,以此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双赢的影响。因为芬兰相对来说比较本土化,拥有的市场比较有限,他们需要在有上升空间以及有市场潜力可以挖掘的地方着手运营发展,正如一句商业谚语所说:“在有市场的地方进行生产”。

芬兰企业可能选择马来西亚作为东盟地区的发展基地与垫脚石,在这之前先进军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从国家宏观经济的层面上看,马来西亚必须从中等收入水平跃向高等收入水平。通过在内部生产家具零件或许可以实现这个目标,这也减少了家具部件的进口。因此,马来西亚可以出口更具有竞争力以及更加高档的本土家具,从而获得更高的出口价值。当国家家具行业的收入提高,成本也会上升,言下之意马来西亚必须“提升价值链”。

而从微观经济的层面出发,马来西亚家具企业应该加强新产品的研发然后出口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例如高档的办公家具和高科技木皮,以此开拓如中东、印度和巴西等全新的市场。

 

 

 

 

 

 

 

 

 

 

 

 

 

亚洲木工业杂志(FDM China)是中国木工专业人士的首选刊物,本刊为包括工艺技术、家具设计与制造、板材制造、原材料处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广受关注的产业话题提供了最新资讯和专业见解。

FDM China在大中华地区发行纸质和电子版。同时,我刊也推出了一套综合性的网络营销方案,旨在满足客户日益提升的业务需求,并且帮助深化您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