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孚尔默大中华区总经理杨晓虎

2014年,德国孚尔默(太仓)机械有限公司举行了中国10周年庆典活动,在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里,孚尔默大中华区迎来了一位新的领路人—杨晓虎先生,在德国工作多年的他在机械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加盟定会为孚尔默注入新的能量,同时为公司在亚洲市场的战略版图开启新的一页。我刊也有幸对杨总做了一次专访,倾听他分享独道的经营理念。

在今年三月举行的interzum guangzhou展上,孚尔默带来了哪些新产品? 另外,五月的德国LIGNA展,贵司又有哪些新规划?

在3月举行的interzum guangzhou展上,我们展示的第一款产品是针对中国客户设计和制造的CHU和CHF刃磨机床系列。另一款产品是CHC系列(硬质合金圆锯片齿顶齿面刃磨机床),这款机床巧妙的设计理念、出色的精度、卓越的生产效率以及一流的加工灵活性使其能够实现木材、铝材以及塑料等多样化的材质应用。

这款设备从生产到组织,以及从整个战略定位上来说,改变与革新了整个生产组织方式。我们借鉴了汽车行业在工业领域积累的多年历史,采取了平台式的模块化生产方式。采用这种模块化制造理念,便能够对不同机型的设备进行灵活组装。比如,CHC便是第一款基于该模块化理念生产的产品,它满足高度的定制化需求,能够显著提升效率及缩短供货周期。

此外,在今年5月的汉诺威国际木工及林业博览会(LIGNA)上,孚尔默也会携一系列新品精彩亮相。我们将展示七款全新的硬质合金圆锯片刃磨机床,它们涵盖CP、CPF、CHP、CHC和CHF产品系列里的“新成员”。同时,公司也将展示最新的框锯刃磨机CAG 200,以及应用于带锯框锯的等离子焊机GPA 200 等。

对我们而言,除了持续为客户提供新的产品应用、深化品牌效应以及开发新产品功能之外,我们更希望能够将刃磨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趋势及时与用户分享。

 

当前,孚尔默的产品在不同产业板块以及全球各战略市场的份额大致如何?您如何评价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

首先,从机械数量来看,木工行业占据的市场份额还是比较可观的;但如果从产值来看,金属市场占据的份额则更多。从营业额看,欧洲市场的销售份额最高,亚洲是第二大市场(约占15-20%),其余17%则来自南北美洲。

回顾孚尔默在中国市场扎根的十年来,通过中德员工间的良好合作以及通过中西两种文化的持续融合,我们对产品线持续进行了延伸,开发了更多适当中国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机种。中国无疑是亚洲市场最大的一块“蛋糕”。

 

孚尔默2014年新推的刃磨机床Vgrind 160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哪些突破和创新?

Vgrind 160是孚尔默在2014年新推出的一款整体硬质合金刀具刃磨机床,也是面向刀具加工的一款高端产品。这款设备标准着公司开始“进击”全球刀具磨削领域。它开辟了技术层面上的新维度,实现了多重加工,从而巩固了孚尔默作为刀具制造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全球第一款配备两个垂直布置磨削主轴的刃磨机,该机床不仅在技术上首次实现了仅使用两根垂直主轴的多重加工,更能帮助刀具制造商快速和精确地制造大批量整体硬质合金铣刀和钻头,最终减少非生产时间。

在今年4月20-25日于北京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上,该设备在亚太地区的首发亮相也获得了一致好评,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参观和问询。

 

对于由德国率先提出的旨在引导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工业4.0概念”,结合企业而言, 您个人有哪些心得?

这个由德国提出的制造理念,也即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无疑是当前整个行业非常关注的热点。就我个人的想法来说,我觉得目前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工业4.0更多谈及的还是一个概念性问题,而落实到具体之处,我们最为关心的仍然是客户的实际需求。

当然,工业4.0可能会对企业的供应链和操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孚尔默更关心的是我们的设备、机件、电器、操作性能,售后服务等每一项供应体系中的环节究竟带来客户哪些优势,如何为他们创造出最大的附加价值。

 

孚尔默不仅是全球领先的高端精密设备制造商,更是专业的技术和服务供应商。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心得?

如今,我们向客户提供的绝非是一台机器或一款产品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深入了解客户在实际生产业务中的需求后,我们致力于为他们提供最完善和量体裁衣的解决方案。因此,着眼于客户整体的供应链,我们也在不断思索着“服务”的真正内涵,力争确保从产品设计初始阶段,到机器的制造,再到发运和安装以及延伸到后续的维护等整条制造链环节中的每个层面,孚尔默都能随时应对和解决客户的种种需求。

对于我们而言,能够用心倾听客户在使用我们机器后的反馈和建议,能够帮助他们持续提升市场和技术的核心竞争实力,能够与他们共同成长,都是让我们为之骄傲的事。此外,孚尔默中国分公司持续实现的销售额增长和取得的骄人成绩也是集团全球化扩张战略和本土化战略成功的最佳验证。

 

 

2014年,孚尔默举行了中国10周年庆典。作为新上任的亚洲区掌门人,您为公司在亚洲市场的下一个10年发展绘制了哪些战略蓝图?

首先,我本人是于2014年6月正式加入孚尔默这个大家庭的,对于集团来说,这可能也是未来战略蓝图中的一部分。事实上,公司也在讨论、规划和筹备在亚洲市场下一个五年或十年的发展规划,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基本想法是觉得孚尔默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是起步于销售和服务这个平台,尔后逐渐在这里建造生产基地,再接下去便需要进一步朝着研发和工程方向深化发展,这一步已经开始全面启动。

我们将持续扩建中国太仓分厂的厂房面积,增加产能;同时拟定在此建立一个由技术专家组成的新研发中心和售后服务平台,专注于本地用户的需求,甚至于为整个亚洲地区的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并能与德国总部形成无缝对接。同时,中国分公司还将继续扩大业务范围,不断改善中国生产和组装的设备的各项工艺性能。

未来10年内,孚尔默力争成为全球工具加工领域更成熟的方案供应商,并且将市场开拓、技术研发和员工培训这三个层面作为发展的核心词。另外,我们也会深入挖掘亚洲更多新兴市场的潜力。这些都是构成未来战略版图不可或缺的要素。

 

未来两年,您觉得刃磨设备领域会呈现出哪些新的趋势?

事实上,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需要得到我们客户的反馈和建议,他们不断演变的需求究竟是什么,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对机器性能、工艺模块和应用范围还有哪些改进或改装要求,最后促使我们精益求精,勇攀技术新峰。毕竟,客户的需求始终是激发企业创新思维的重要源泉。秉承“德国制造”理念,我们希望始终能够为客户和市场提供采用了精密的设计理念、一流的配件制造工艺和生产技术打造的刃磨设备,持续降低客户工具的磨损以及优化他们的成本效益。

 

最后,请简单介绍一下您个人的职业经历。

我本人在德国学习和工作了20多年,之前从事过很多行业,基本上都与机械制造息息相关。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无非是需要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技术和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孚尔默中国在过去十年打下了很好的根基,我们拥有优秀的团队,拥有很好的市场以及拥有稳健的客户基础,我也很期待能够与我们的中国团队共同迎接新一轮的辉煌。

 

 

 

 

 

 

 

亚洲木工业杂志(FDM China)是中国木工专业人士的首选刊物,本刊为包括工艺技术、家具设计与制造、板材制造、原材料处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广受关注的产业话题提供了最新资讯和专业见解。

FDM China在大中华地区发行纸质和电子版。同时,我刊也推出了一套综合性的网络营销方案,旨在满足客户日益提升的业务需求,并且帮助深化您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