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板(也被称为木皮,Veneer)—这种由原木通过旋切或刨切获得且用于制造胶合板等人造板材的木质材料会否再度流行从而强势回归?每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位单板制造商便是一位单板交易商。每当被问及该问题,其传递出来的答案往往透露着较为悲观和沮丧的音符,而非一种充满希望的期待。而每当我有机会来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不会厌倦地声称单板不会再度成为流行起来,情况恰恰相反:该产品在东南亚地区的存在感是不能忽视的。长话短说,我要说的是装饰型刨切单板,并且指的是多数选用北美阔叶树种作为原材料并且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生产的产品。
那些回顾过去十年单板获得黄金发展期的人都希望产品在繁荣时期所实现的这种高消费水平能够再次回归;如今他们却可能不得不从某种程度上放弃这种期盼。然而,希望将永不凋零!
在过去,东南亚地区单板消费的主要驱动力仍然是美国的家具市场。但是最近几年,东南亚的单板生产商已感受到潮流和市场走势发生了扭转,从而已经在东盟地区发展了更为强大的供应链。这些制造商在中东、非洲和东欧等地区已经开发出新市场,或者他们觉得国内贸易也能够为他们带来丰硕的回报。据观察,本地使用进口单板来生产供国内消费的家具产品或用于打造室内装饰工程项目的趋势显著增长。
在这里,我们不仅谈论的是更多标准型的单板品种,例如橡木、胡桃木、枫木和白蜡木,同时也涵盖越来越多所谓的“异域型”和“特种型”的单板制品,这些单板或者属于外来品种,或者是采用了各种特殊的处理工艺,如烘制、粗切削或通过改性工艺将其用于3D应用领域等等,仅列举几例。
由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AHEC)近期公布的关于美国单板出口亚洲的统计报告以过硬的数据对上述趋势提供了支持。2013年至2015年之间,中国进口的美国单板品种下降了40%以,但同一时期,亚洲其他地区进口的美国单板品种的金额和数量平均增长了20%。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仅包括采用美国阔叶木树种生产的单板产品。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探讨的问题—单板是否会再度流行起来?在欧洲—以历史角度追溯,该地区是贴面家具主要的市场之一。作为一种表面装饰材料的木皮单板在这些地区已经从某种程度上被装饰纸和直接印刷产品逼得走投无路,从而导致其使用量显著减少。鉴于此,德国单板行业协会(IFN)宣称木皮单板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市场上的利基产品。”事实上,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东南亚地区,但其呈现出来的意义则更为积极。
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这一利基业务正处于不断增长中。木皮单板在这些战略市场的走势仍然深受海外需求的推动和刺激;当然,当预算允许使用相比耐火板(HPL)而言具有更高价值的替代产品时,人们会将采用实木材质打造的表面装饰材料作为首选,并且对其给予很高的评价。
在全球范围内,建筑行业始终是木皮单板产业的重要推动力,因为该行业通常促成地板、门、板材和家具等产业板块的初始或翻新需求。随着东南亚人口总数几乎已经比美国多出一倍,以及随着该地区平均年龄低于30岁且拥有较高消费和需求能力的群体数量不断增长,表明了单板产品在这些地区的需求水平和走势非常积极,尽管面临不可预测的经济波动。
拓宽木皮单板在东南亚市场的利基空间已经牢固掌握在那些积极推广作为一种珍稀型原材料的木皮单板在美学,品种,价值以及生态等层面所展现出来的种种优势的人手上。对于很多决策者而言,当归结到成本因素时,只有标准的单板产品被视作为衡量标准。
当前,东南亚地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对于不寻常以及极具个性特色的天然型表面产品的兴趣度很高。当然,这肯定不会是那些较为保守,一味受到成本驱动以及以批量生产为主的家具制造商,更多的是那些精通于酒店、公寓写字楼、私人住宅和政府建筑楼宇的室内设计专家。
同时,作为单板业务一个核心组成部分的环境因素正彰显日益增强的重要 性。越来越多的项目不仅要求整个工艺过程获得监管链认证,同时也要求最终产品获得认证资质。在东南亚地区,环保意识正日益崛起。因此,仅仅符合欧盟木材规定(EUTR)是不够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需要满足更严格的法规要求,例如提供尽职调查以及产品从源头到交付最终用户的整个完整流程的详细文件。
这些因素对等待单板再度崛起的人而言无疑搭设了障碍。然而无论如何,木皮单板的需求量和使用量在东南亚地区会持续增长—前提条件是努力将单板的获得性变得像其它竞争性表面材料一样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