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三十年中,全球热带木制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发生了显著变化:天然林热带木材的可获取性和质量愈发受限;经济与人口结构的变化已使热带木制品行业的布局与发展,以及需求的地理位置分布,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在近期发布了一份重要的新研究报告——《热带木材趋势》(Tropical timber trends),其详细描绘了热带木制品行业的这一长期变革。该报告借助 ITTO 统计数据库中的信息,全面概述了 1990 年至 2020 年热带木材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
该报告还为提高木材市场的透明度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对于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决策者而言,它是一份宝贵的资源,有助于他们理解并推动这一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从消除贫困到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危机)息息相关的行业发展。
本文将介绍该报告的一些主要研究结果,包括经济冲击如何影响热带木材行业等,并阐述了原木、锯材、单板和胶合板生产及贸易的长期趋势,涵盖整个价值链以及家具和人造板等相关产品。
冲击与转变
三次重大经济冲击 —— 亚洲金融危机(1997 - 1998 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简称GEC,2008 - 2009 年)以及新冠疫情(2020 - 2022 年)—— 对热带木制品的供需产生了重大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地区棕榈油和橡胶等盈利性商品种植园扩张,天然林损失加剧。
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GEC)对发达经济体,尤其是北美和欧盟的建筑行业及消费者支出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了对热带木制品的需求。
然而,中国和印度对初级木制品(也被称为原木制品,即木材经过初步和简单加工后得到的产品)的消费及进口的增长,缓冲了这场经济危机对热带木材出口国的影响。当时,在全球面临经济危机时,需求因素对木制品贸易影响最大,而到了新冠疫情时期则有所不同,生产、运输和航运被严重扰乱,进而冲击了供应链。
热带圆木的生产主要由六个国家主导,分别是印度尼西亚(2020 年按产量计占比 30%)、印度(18%)、越南(12%)、巴西(11%)、泰国(4%)和马来西亚(4%)。自 1990 年以来,马来西亚的热带圆木产量大幅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其可持续森林管理(SFM)政策导致采伐配额减少。
相比之下,同期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热带圆木产量有所增长。一个主要趋势是在热带木材生产国中人工林的原木产量增加,而天然林产量下降,这是因为受到历史过度开发以及加强可持续森林管理、减少非法采伐和贸易等举措的影响。
1990 年至 2000 年间,全球热带锯材产量相对稳定,在2007 年升至 7270 万立方米的峰值,到了2017 年又达到 8080 万立方米的新高,之后在 2021 年回落至 7140 万立方米。
然而,各国之间热带锯材的产量趋势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最明显的是中国自 2012 年起成为主要生产国,其热带锯材产业依赖进口原木。自 2012 年以来,巴西的热带锯材产量急剧下降,而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锯材产量自 1990 年左右开始稳步下降。
热带锯材行业一直由中小型企业(SMEs)主导,与大型企业相比,这些中小型企业在上述经济冲击面前更为脆弱。
非洲的热带锯木业高度依赖出口,其生产受出口市场需求的影响。
自 2010 年以来,在非洲地区的热带锯木业存在一个趋势,即行业投资从主要由欧洲企业所有转向由亚洲企业所有,这反映出中国对来自非传统来源硬木锯材需求的增加;以及亚洲地区的买家对木材品种的需求范围比欧洲买家更为广泛;此外,生产欧洲市场所需的认证产品需要付出更加高昂的成本。
胶合板及加工产品
生产热带胶合板的地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日本(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之前一直是主要的胶合板生产国和热带原木进口国)和印度尼西亚,转移到马来西亚(直至 21 世纪初),然后又转移到中国和印度,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也延伸转移到了越南。
这些变化反映了主要生产国的胶合板加工的相对竞争力,以及中国和印度国内对胶合板需求的增长。
其他显著的变化趋势还包括:大径级适合旋切原木的供应减少、生产技术发生重大变化、生产成本上升以及人造板替代产品的供应增多。
中国和越南已成为二次加工木制品(SPWPs)的主要热带木材制造中心。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也是以人工林木材为基础的重要热带木材二次加工木制品(SPWPs)生产国。
然而,热带木材生产国普遍存在对木材技术、制造、营销以及研发的投资水平较低的问题。此外,中小型企业占多数使得热带木材生产国在全球经济冲击期间易受影响,因为中小型企业在获取资金、议价能力以及市场复苏时快速反应能力方面存在局限。
贸易向东部地区转移
自 1990 年以来,全球热带工业圆木贸易量呈下降趋势,在1997 年、2007 年和 2020 年因全球经济冲击出现显著下滑,而在 1990 年、2000 年和 2014 年因进口市场需求激增时达到峰值。
另一方面,贸易方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热带工业圆木的进口需求的主要来源已从日本,以及在较小程度上来自韩国、中国台湾和欧盟国家(这些国家在1990年占全球热带工业圆木进口总量的78%)转移到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2021年,中国和印度的热带工业圆木进口量分别占全球进口总量的62%和16%,而在1990年时这两个国家的进口占比仅为4%和5%。
2010 年以来,全球热带原木进口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国内市场及其二次加工木制品(SPWPs)出口市场的需求变化。中国热带原木来源已从主要依赖东南亚国家,拓展到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国家。
此外,热带原木出口的主要趋势包括:由于可持续森林管理举措致使资源供应减少,马来西亚的热带原木出口逐渐下降;大湄公河次区域(涉及流域内的6个国家有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的出口也有所下降,原因在于历史过度开发导致源于天然林的工业圆木的总体供应减少、各国政府出台多种限制天然林采伐的措施、对初级木制品出口加以限制,以及国家和国际层面实施控制非法采伐与非法跨境贸易的措施。
非洲的出口重心已从欧盟国家转向中国,而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如今是热带原木的主要出口国,其出口的原木绝大多数运往中国。
热带原木出口受到出口国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影响,特别是对未加工原木出口的数量限制、对某些产品和木材品种的出口配额,以及原木出口税。
尽管对未加工原木出口的限制促使国内木材加工能力提升(例如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但这往往伴随着高昂的经济代价,包括需要补贴投入和存在效率低下等情况——原木加工转换效率低与工业产能过剩以及高森林砍伐率相关。
自 1990 年以来,热带锯材贸易的主要趋势是,欧洲(尤其是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英国)的重要性下降,欧洲传统上是热带锯材,特别是来自非洲的热带锯材的重要市场;而中国热带锯材进口量显著增长,这反映出中国国内的热带锯材消费量、以及中国出口导向型木材制造业(尤其是木制家具和地板行业)的需求量在提升,同时也体现了利用进口热带原木加工的热带锯材具有一定的相对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热带锯材的出口已从主要源自天然林的产品,转变为源自人工林的产品。巴西、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锯材出口大幅下降,但自 2009 年以来,泰国人工林种植的橡胶木出口有所增长,且几乎全部销往中国的木制家具行业。
注:据统计,东南亚国家每年橡胶木材产量超过6500万立方米,其中大部分橡胶木被加工成锯材,进而制成家具。
日本的进口量下降
胶合板是主要的热带人造板材产品,尽管自 20 世纪 90 年代热带胶合板在人造板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以来,其生产量和贸易量已有所下降。
热带胶合板进口方面存在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日本进口量的下降,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由于南海胶合板供应量减少且价格相对较高,需求转向了日本国内生产的胶合板;汇率波动风险(影响进口胶合板,但不影响使用国内材料生产的日本胶合板);日本政府采取了旨在扩大国内木材使用量的推广举措;以及消费者对使用热带硬木造成的环境影响表示担忧。
技术变革也促使行业从使用热带硬木转向使用软木。
美国的热带胶合板进口与住房和建筑趋势紧密相关。2017 年至 2021 年间,除了新冠疫情期间自行进行的房屋装修和修缮需求外,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新屋开工数量的增加,使得热带胶合板进口加速。
反倾销调查以及反倾销税的征收影响了美国从中国进口热带胶合板,因此,美国进口商决定让胶合板进口来源多样化,开始转向其他地区的热带胶合板供应商。
热带胶合板出口贸易一直由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主导,其出口趋势反映了这些国家的相对竞争力,这主要与供应端问题相关,特别是能否获取质量合适的旋切原木,以及国际上对材料合法来源和监管的关注。
1996 年是高峰期,印度尼西亚的热带胶合板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 52%,马来西亚占 29%,但当时中国和越南的出口量较小。在21 世纪头十年,中国成为热带胶合板的主要出口国,而越南则是在更近时期(自 2017 年起)崭露头角。
家具业呈增长态势
热带国家二次加工木制品(SPWPs)的出口额大幅增长,从 1990 年的 17 亿美元增至 2000 年的 147 亿美元,到 2022 年更是达到 361 亿美元。这得益于中国和其他热带地区出口国(尤其是越南)的木制家具出口。热带国家木制家具出口额在二次加工木制品(SPWPs)出口总额(按价值计算)中的占比,从 1990 年的 28%,增至 2000 年的 57%,到 2022 年进一步升至 75%。
木制家具的大部分出口来自亚太地区。越南和其他热带地区出口国受益于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实施的反倾销措施。
二次加工木制品(SPWPs)的主要进口市场是发达经济体国家。全球对木制家具和细木工制品的需求,受欧盟和美国新屋开工率与消费者支出趋势,以及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竞争力对比情况的影响。
自 1990 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木制家具的进口量大幅增长,尤其是在澳大利亚、欧盟国家、日本、韩国和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