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家具的发展趋势

从东南亚地区所展示的家具情况来看,已经很少会有新的发展趋势出现,但近来已经成型的形式将会朝向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Michael Buckley,新加坡

The furniture shows in Southeast Asia confirmed that new trends are few and far between, but recently established trends are developing further.By Michael Buckley in Singapore

 最引人注目的家具发展趋势之一就是高价值薄木的使用——使用它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升级产品,还有可能是为了掩饰价值较低的材料,如橡胶木。

中国大多数的薄木都是通过切削进口的原木获得,例如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橡木,还有更多其他的来源,如美国的核桃木以及各种源于非洲和南美国家的树种。

虽然部分薄木是在东盟国家生产,而中国是整个东盟地区家具制造厂的主要供应商,同时生产自己的梣木薄片,普遍会被染色。

在中国生产的薄木特别薄——厚度低至0.2毫米——同时必须湿放在基板上,因为运输薄木并不是一件简单轻易的事情。

在许多情况下,家具制造商在东南亚地区使用中国的薄木时都会遇到困难,他们很难确定这些木材的来源,基于雷斯法案和欧盟木材法的相关规定,他们在出口最终的成品时,会面临很多问题。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当这些家具制造商被问及薄木的来源时,他们会回答说薄木列表上的非洲红豆木是在中国生长的。

薄木的使用还与另一个主要的发展趋势相关(并不是崭新的趋势,但正日趋强劲)——在家具中使用边材成为设计亮点:这样会产生双重好处:减少原材料的成本,提升森林资源的价值。

 

家具中不同硬木的使用

在过去,人们通常反对在硬木家具中使用边材,这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范围,进一步探索木材的独特性。心材趋于均匀统一,而将心材和边材进行对比可以产生别样的视觉效果,如果只使用心材则无法达到这样的程度。

当然,这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木材种类,选取两种木材,其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非常清楚地被确定,例如核桃木、樱桃木或者紫檀木,而橡木的差异较少。

颜色发展的新趋势不是很明显。木材的颜色不是非常暗就是很亮,两者之间过度的颜色并不多。

在马来西亚和其他地区,胡桃木和带有胡桃颜色(通过染色)的木材家具很普遍,而且基本上都使用的是美国胡桃木。

美国胡桃木与欧洲的胡桃木有所不同,其颜色更加明亮。美国的橡木——无论是经过染色的还是自然色的——都非常普遍,尤其是在越南以及整个亚洲地区。

 

大多数家具的来源

现在大多数在东南亚地区生产的家具是由当地的人工林或进口温带木材制成,而不是取材于亚洲热带森林。

印度尼西亚高度重视爪哇地区柚木及其他树种的种植,而缅甸的柚木几乎仍然完全取材于天然林。

由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地区对柚木进行可持续管理,所以当地的柚木家具仍然十分普遍,该国也因此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建立了很大的市场;近期,通过建立印度木材认证系统(SVLK),执行相应的出口许可证协议,同时欧盟也在实行《森林执法、施政和贸易行动计划》(FLEGT),印尼的柚木家具市场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其他取材于天然林的高价值热带硬木基本上已经没有一席之地,但是橡胶木、相思树和当地的树种如楝木和芒果木仍然很有市场。

有一些使用再生软木和硬木制造的乡村风格的家具,其可用性也在日渐提升,适合提供给许多橡胶木家具生产商,他们善于使用指接法(90°强力连接木块)和狭窄的层压板条来美化原材料;特别是橱柜的前沿和床头柜。

 

未来家具中木材的发展趋势

将材料混合起来,如木材与金属、玻璃甚至石头的结合,是现在流行的标准,并不能称之为创新,但是将这类材料混杂在一起所产生的可能性,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发挥空间。

然而在这样的设计过程中,他们渐渐认识到木材是最易于结合的家具装饰材料,它容易和钉、螺丝、胶水、燕尾榫、鸠尾榫、层压板和压板机,以及木钉相连接,而其他材料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同时,2017年的许多展会也充分体现了木材的优势。因此,80%以上的越南家具所使用的制造材料是木材。

新加坡的展会已完全国际化,其中木材元素所占的比例似乎已下降到50%以下;根据家具设计奖的情况来看,取而代之的是许多化石燃料的衍生材料,如PVC和塑料。

但是像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木材和藤仍然占主导地位。然而在该地区2017年的家具展会上,还没有展示许多与提升环境和可持续环保材料有关的信息。

 

亚洲木工业杂志(FDM China)是中国木工专业人士的首选刊物,本刊为包括工艺技术、家具设计与制造、板材制造、原材料处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广受关注的产业话题提供了最新资讯和专业见解。

FDM China在大中华地区发行纸质和电子版。同时,我刊也推出了一套综合性的网络营销方案,旨在满足客户日益提升的业务需求,并且帮助深化您的品牌效应。